中國鐵礦石需求抬頭
2013-09-03 08:08:30 來源:TradeWinds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上月中國鐵礦石進口量有所增長,燃起業界對下半年海岬型市場的希冀。
在干散貨行業,中國對鐵礦石進口的需求稱得上是最主要的驅動力。按此前預期,今年全年進口增幅應達8%,即增至7.79億噸。然而上半年的貿易數據卻并不盡如人意,進口量錄得3.72億噸,增幅僅為4%。
因而眼前留下的一大疑問便是,后6個月的進口數字能否迎頭追上,達成全年預期?
對此,船舶經紀Clarksons評論道:“如要達成全年8%的增長目標,下半年的進口量必須保持堅挺。”
好在從初步跡象來看,市場已有明顯向好趨勢。7月進口數據同比呈大幅上漲,似乎預示下半年走勢有望抬升。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7月進口量高達7300萬噸,同比上漲26%;與6月份引發市場一陣悲觀情緒的數字比,也有17%的漲幅。
分析師認為中國現已開始“迎頭趕上”,以彌補上半年留下的缺口。他們同時指出,中國政府上月晚些時候曾宣布以防止長期增長趨勢受滯為目的的“迷你刺激”計劃,因而也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據總理李克強介紹,該刺激計劃有助于將國民經濟增速保持在年頭宣布的7.5%的水平,這意味著8%的鐵礦石進口增長預期也很可能保持不變。
從上述刺激措施中獲益較大的估計包括一些需要大量鋼材的基建項目,例如鐵路建設等。分析師透露,7月隨進口上漲,碼頭庫存量也再次回升,而此前自年初以來一直維持在7000萬噸,還不及平均線。
巴西與澳大利亞提高產量
由于看好接下來中國的需求走勢,據悉巴西和澳大利亞出口商已紛紛提高鐵礦石產量。
中國需求加大對航運市場的正面影響,由7月海岬型船運價高漲即可窺見一斑。與6月需求跌入年內最低位時相比,即期運價漲幅高達50%左右。
7月,海岬型平均即期價攀至每天1.33萬美元。同時,基于對下半年的樂觀展望,長期租約市場也高開高走,上月1年期租約的運價大幅走高至1.3萬美元,而如今已進一步躍升到1.57萬美元。
此外,遠期市場也隨臨近年末的高昂士氣掀起熱潮。2013年3季度的遠期運費協議(FFA)交易價目前已達每天1.95萬美元。
不過,盡管短期需求面維持堅挺,但海岬型船的交付日程仍給長期前景投上一層陰影。雖然年內拆船市場頗為活躍,目前拆廢的海岬型船已超過30艘,但今年的船隊運力漲幅仍逐步向6%逼近。
前兩三年,大批新造船涌入市場,致使供需曲線圖上船舶增長量始終高于需求。在年初投機性造船熱的作用下,如今船廠手持訂單數仍占全球船舶總數的16.9%。今年待交付的海岬型船仍達1700萬載重噸,而2014與2015年也將分別迎來1520萬及1620萬載重噸的新運力。
現如今,最令船東和運營商擔心的,就是下半年運價上漲會否再次掀起一陣造船熱,因為畢竟新船造價已跌入歷史低位,很多船東都希望能趁機撿便宜。